致敬榜樣 | 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:“三個不相信”背后的英雄之路
文轉自【新華日報】;
70年前,楊根思作為志愿軍第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,奔赴抗美援朝戰場。那一年,他剛滿28歲,而這一走就再也沒能回到家鄉。
在戰場上,他喊出錚錚誓言:“在革命戰士面前,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,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困難,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?!?0年過去了,“三個不相信”的英雄宣言依舊響徹云霄,成為我軍戰勝困難走向勝利的寶貴精神財富。
英雄遠去,精神永存。記者近日前往楊根思家鄉泰興尋訪,連線與楊根思一同入朝的戰友,采訪楊根思老班長的女兒,還原楊根思感天動地的英雄故事。
“老連長犧牲時,我遠遠地看到了火光”
坐落在泰興市根思鄉宣泰路173號的烈士陵園,紀念的是“爆破大王”、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斗英雄、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。
10月11日,記者來到這里。遠遠望去,陵園大道中央的雕塑上,楊根思一身戎裝怒視敵人,左手攥拳,右手緊抱炸藥包,背依山體,腳踏侵略者鋼盔,堅毅的眉宇間盡顯大無畏的英雄氣概。
雕塑,定格的時間是1950年11月29日,地點是朝鮮長津湖下碣隅里東南面的小高嶺1071高地。
10月15日,記者幾經周折聯系上定居成都的楊德盛,90歲的他與楊根思同是江蘇老鄉,他們一同赴朝參戰,而且在同一個連隊,即志愿軍第20軍58師172團3連。
楊根思本來姓羊,叫羊庚璽,參軍時登記員寫錯了,才有了“楊根思”這個名字。楊德盛回憶,楊根思個子比他高,也大他幾歲,性子有點兒悶,不怎么愛說話。他倆剛認識時,楊德盛并不在楊根思的那個連,而是在機炮連。不過,他早就耳聞楊根思是戰斗英雄,是響當當的“爆破大王”。
1950年9月26日,楊根思作為三野9兵團20軍選出來的四名代表之一,出席全國英模大會,與800多名戰斗英雄和勞動模范一道,受到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親切接見。當他返回部隊浙江駐地時,部隊已奔赴朝鮮戰場,他和戰友一路追趕,在山東追上大部隊。1950年11月7日,楊根思帶領全連169人跨過鴨綠江。
由于遭受敵機轟炸,志愿軍口糧不能及時供應,3連戰士每人一天就靠幾個凍得硬邦邦的土豆充饑。最困難的時候,大家餓了就吃樹皮,從被炸彈炸開的凍土里找草根吃。小高嶺戰斗前,營部獎給3連一筐土豆,楊根思全部分給戰士,而他自己沒留一個土豆。
1950年11月29日,楊根思帶領3連冒著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投入第二次戰役,阻擊南逃的美軍陸戰一師以及英軍部隊。在戰斗最激烈的小高嶺1071高地,他帶著3排堅守陣地。
“老連長犧牲時,我離他只有100多米,遠遠地就看到了火光?!辈稍L中,楊德盛老人又一次回憶起當時激烈的戰斗場景,他一直記得老連長和他說的最后一句話,“別給我丟臉啊,別當孬種??!”
當敵人發起第9次進攻時,楊根思命令通訊員把重傷員背下陣地,又命令機槍手把打光子彈的重機槍撤下陣地,自己孤身一人留下堅持戰斗。打出最后一顆子彈后,楊根思埋伏在高地上,當美國兵快到山頂時,他抱起一個炸藥包,拉響導火索,沖向敵群,與40多個敵人同歸于盡。
伴隨著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,楊根思用生命為奪取戰役勝利贏得時間,踐行了“人在陣地在”的誓言。楊德盛的兒子告訴記者,為了緬懷老連長,父親特意給他取名“楊根寶”。
“3連連長楊根思領受了控制1071高地東南屏障小高嶺的任務。營指揮員的命令是:‘不許敵人爬上1071高地寸步,堅決把敵人消滅在小高嶺陣地之前!’楊根思沒有絲毫猶豫,他親率3排把守小高嶺。他把兵力和火力布置好以后,對全排戰友說:‘同志們,在反抗美國侵略者的正義戰爭中立功吧!’”
1950年12月26日,《新華日報》頭版刊發報道《楊根思英雄排的不朽業績》,用這樣的文字追述楊根思和戰友們的大無畏英雄氣概。
300多次戰斗淬煉出的英雄
楊根思,這個頂天立地的英雄,是用什么特殊材料、在什么特殊熔爐里煉就的?采訪中,記者一次次思索這個問題。
苦難出英雄。根思鄉根思村村委會主任李小軍說,楊根思1922年11月生于泰興縣楊貨郎店(現泰興市根思鄉根思村),7歲時父母雙亡,從小和哥哥相依為命,給地主當過長工,在上海給資本家當過童工。1944年2月,楊根思回到家鄉,參加了新四軍。
泰興市公安局督察大隊副大隊長翁海林,曾任楊根思連第18任連長。在他看來,“英雄壯舉,絕非偶然”。翁海林老家在泰興黃橋鎮,離根思鄉有20多公里,從小學到高中,每逢清明節,學校都組織他們步行前往楊根思烈士陵園祭掃先烈,“那時,英雄楊根思的形象就在我腦海中烙下深深印記?!?/span>
“他是個大英雄!”在翁海林的講述下,楊根思的傳奇故事回放在記者面前。
參加過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,楊根思經歷過300多次大小戰斗,靠著過人的膽識和身手屢建奇功。
在楊根思的戰斗故事中,“爆破大王”這個稱呼出現的頻率非常高。解放戰爭期間,他用炸藥包俘虜國民黨軍一個排,被授予“華東一級人民英雄”。
最神奇的一次,是1946年攻打泰安的戰斗,楊根思用18顆手榴彈攻下全城的制高點。敵人的子彈擊中楊根思的臉,一時間血肉模糊,班長不顧楊根思的反對,連眼睛都一塊兒給他包扎上。不可思議的是,在班長的指揮下,蒙著眼睛的楊根思扔出去兩顆手榴彈,居然都精確命中目標!
“我這一輩子都交給黨了”
楊根思烈士陵園有三張珍貴的照片,再現英雄當年風采。其中一張拍于入朝前的六人合影尤為引人注目。照片上的楊根思身著整齊的軍裝,表情略顯靦腆。大伙如眾星捧月一般,將楊根思圍在中間。
另外兩張照片都是楊根思生前的個人照,由曾任楊根思班長的吳春林保存,是楊根思送給老班長留作紀念的。
“我父親是楊根思的入伍入黨介紹人,他常給我們講楊根思的英雄故事,并把這兩張珍貴的照片傳給了我?!?0月16日,吳春林女兒吳曉靜告訴記者,楊根思身穿人民解放軍軍服的那張照片,是他1950年獲得“全國戰斗英雄”稱號后拍的。另一張是重返部隊前的1950年10月12日,楊根思第一時間向老班長話別,吳春林用老式相機,為楊根思拍下一張寶貴的軍裝照,這也是楊根思生前最后一次拍照。
關于楊根思遞交入黨申請書時的情景,有一篇文章這樣描述:
“‘班長,你幫我填?!瘲罡颊f,小吳班長在入黨動機一欄一筆一畫工整地寫著‘跟毛主席、跟共產黨革命到底,上刀山、下火海不變心,不怕苦不怕死,為推翻三座大山,解放全中國,解放全人類,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?!前嚅L寫完以后,又讀了一遍,楊根思意難表,言難盡,還有多少話要對黨說,還有多少決心要對黨講,他想了想,又激動地說:‘班長,再替我加上一句,我這一輩子都交給黨了?!?/span>
“父親告訴我,這些都是真實記錄?!眳菚造o從父親的講述中,了解到楊根思參軍的經歷:1944年2月的一天,吳春林所在部隊正在急行軍,楊根思跟了上去。吳春林說他們是要去打仗的,楊根思說“我也去”,就一直跟著。吳春林就把行軍包后面備用的鞋子扔給他,對他說:“跟上部隊!”楊根思穿上鞋子進了隊伍,馬上就參加戰斗。這場阻擊戰后,楊根思正式入伍。
“楊根思的事跡影響和激勵了廣大志愿軍戰士。在臨清江反擊戰的時候,就涌現了38位楊根思式英雄。到了上甘嶺戰役,出現了68位楊根思式英雄。黃繼光犧牲后,從他的飯包里發現三本連環畫,第一本就是描繪的楊根思?!睏罡剂沂苛陥@副主任陸蔚說,1952年5月9日,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楊根思追記特等功,并追授“特級戰斗英雄”稱號,命名他生前所在連為“楊根思連”。
新華日報·交匯點記者 趙曉勇 孫巡